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30
40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摘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材料二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摘编自《改革开放 40 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安徽为例,说明是什么事件“倒逼”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 20 世纪改革开放的有关史实,说明人们的思想是怎样获得解放的。
19-20高二上·湖南·期末
知识点:中国梦·探索之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启动最直接的动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以我国农村改革为例说明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

材料二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8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有哪些?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萧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