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0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级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局面的?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制“优”在何处?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知识点: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郡县制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封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阿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李斯的政治主张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

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从西周到秦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实现了怎样的转变?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退步”指的是实行了什么制度?有何危害?后来汉朝哪位皇帝解决了这一问题?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地方行政区划方面的创新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制度创新是其“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的必然要求?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