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0
(二) 中国古代的君权与相权

我国历朝盛世如上述者(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与康熙、雍正、乾隆)之出现,几乎都是一字号的雄才大略、君权神授、独裁专制的英明之主也。在我国历史上,往往也是皇权愈大,政治愈清明,大小官吏,愈不敢贪赃枉法。当然我们这四百多位皇帝,不能个个都做汉武帝、唐太宗,一般才具平平或贪恋酒色不喜早朝的懒皇帝,甚或像“扶不起的阿斗”,那就要靠宰相辅政了。宰相和皇帝一样,也有好坏嘛。像王莽,他就要乘机弄权,由宰相晋升作假皇帝,然后篡位作真皇帝了。像姬旦(周公)、萧何、曹参、魏征、王安石、张居正,那就如钱穆所说的副皇帝(见钱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基本卫道之士,他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中国相权哪能制衡君权?它只是君权的直线延伸和代理。皇帝如是秦皇汉武,宰相就是皇帝的爪牙;皇帝如是阿斗,那么以重典治国的诸葛丞相,就是代理皇帝,他们之间没什么制衡关系。

       ——唐德刚《袁氏当国》


(1)根据所学,请说明周公何以能称为“副皇帝”?
(2)钱穆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中唐德刚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观点。
2018·上海黄浦·一模
知识点: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钱穆所说,在政治制度上,宋之于唐基本没有变动,有变动的也是迫于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材料三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对一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偿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来抹杀”而是“利泽长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