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11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它的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自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自童光政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应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应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全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1)材料一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分析“这次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大事,并从政治的角度,指出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20高一上·浙江温州·期中
知识点: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当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统治,这由于政体不好的缘故,不是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二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行“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新时期民主制度逐渐完善的表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