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当日,日军进攻英军占领的香港。为策应进军香港的日军,日军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会战中,中国军队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防御,始终控制着战场主动权。而日军却狂妄地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南下强攻长沙,连攻4天没有成功。日军伤亡惨重、补给耗尽,被迫仓皇撤退。最终,日军不仅没有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反而伤亡2万余人。此战让日军高层意识到中国军队顽强的抗战意志和实力。同时,深感兵力不足,之后两年内再也没有敢于进攻第九战区。此战后,马歇尔向罗斯福总统谏言:现在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的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歼灭日军数万之众。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一半以上兵力。如果中国单独和日本媾和,在华百万日军主力将加入这些战场,盟军将会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大量援助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罗斯福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宣布援助国民政府5亿美元物资,建立“中印缅战区,并任命蒋中正为最高统帅。不久,盟国还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等。

——摘编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长沙会战前中国战场和亚太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
19-20高三上·四川广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全民族英勇抗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中国第九战区召开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另在此役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次月,蒋中正访问印度全力游说印度加入同盟国阵营,因印度各界受此战中国大胜的影响,最终印度同意加入同盟国。随后,英美两国宣布废除对话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也没有向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第九战区部队尤其是长沙一线守军由于长期相持亦放松了警惕,日军则在此战后总结了经验教训,于是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日军经过充分准备,集中主力20余万人向第九战区发动攻势,并改变进军策略,改由湘江逆水而上夺取岳麓山炮兵阵地,在1944年的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成功攻占长沙,并在整个长衡会战中将第九战区击溃而使其至战争结束都再无反击能力。唯在衡阳保卫战中,第十军孤军坚守衡阳长达47天并重创日军,大大延缓了日军打通其“陆上交通线”计划受挫,令日本国内生产原料匮乏,从而为中国军队会同盟军在滇西和缅北的反攻作战及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作战创造了战略优势。

——摘编自《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1)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