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44
从上海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一          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表

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职业人数
苦力544鸦片馆主353杂货商329钱庄助理228
百货业主453洋行雇员344船民253茶叶店主174
裁缝375木匠、建筑工、承包商330船商、丝商、棉商230老鸨222
小贩165米商123酒店业主151糖果商、面包商119
佣人152典当商119理发师132煤商95

                                                            ——资料来源:《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

材料二

1865年   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清廷批准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67年   租界设立上海水龙公所,以供消防之用

1872年   英商出资创办的《申报》

1884年   英商主办《点石斋画报》创刊

1896年   上海徐园放映电影,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1897年   夏瑞芳、鲍咸昌在沪创立商务印书馆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业   《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

1911年   《新申报》号外在次日报道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示威

1925年     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

             ——摘自熊月之《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材料三   


         注:专门事业指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指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摘自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表根据数据绘制


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上海开埠早期,租界内华人职业分布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体现了上海社会哪些方面的变迁?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三,华人职业分布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认识。
15-16高三下·上海虹口·阶段练习
知识点:城市化进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社会之相

上海历史从一个面相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演进,也映照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材料一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1791年)

材料二   上海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事件
1843年机器印书馆墨海书馆建立。
1844年西医医院建立。
1847年西方银行“丽如银行”设立。
1868年震旦博物馆创立,为中国最早一座博物馆;出现自行车。
1870年大北电报公司将海底电缆从香港通到了上海,市内开始有线电报通讯。
1872年近代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创刊。
1876年淞沪铁路建成,上海开始行驶火车。公共租界已使用垃圾车、大自鸣钟。

——摘编自熊月之:《西风东渐与近代社会》

1883年8月《申报》载,上海“合城内外,洋场南北,岁有百金、家三四口者,无不雇用佣妇,大抵皆自乡间来”。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江南传统经济、文化的变迁》

材料三   上海《星期评论》周刊发表《红色的新年》的新年宣言:“一九一九年末日的晚间,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

材料四   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材料一反映出的上海地区社会特征:(双选)(       
A.纺织业商品生产与交换深入城乡B.雇佣劳动的经营方式普遍存在
C.棉纺织业产品出口畅销海外市场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占据主导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上海社会世相。
(3)根据所学,材料三文中的“新潮”是指__________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的社会之相”?
旧厂新貌——时代变迁的缩影

2019年11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听取杨浦滨江建设情况汇报。杨树浦水厂——这座诞生在上海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见证并参与了19世纪以来上海的历史发展,其古典哥特式城堡建筑群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旧厂:立德洋行供水公司


19世纪中叶,上海逐步成为万国大都会,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得上海的饮水问题日益凸显。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看到“水”的商机,就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建议,1880年正式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水厂从建造之始就是对英、法两租界供水,主要是为外侨服务的,工部局规定凡用租界自来水的华界居民必须缴纳租界巡捕捐,这也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又一霸道行径。

1881年8月,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开始在原来厂址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安装机器,敷设输水管线,建造水塔。工部局英籍工程师哈特负责设计,水厂的主要设备及管道材料由英国制造,然后运抵上海安装调试。1883年8月1日,杨树浦水厂终于全面竣工,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已经发展为远东第一大水厂。

二、新貌:申城的历史与未来


(杨浦滨江水厂浮桥栈道)

1952年11月,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征用,并正式更名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成为其下属自来水厂。从此上海的自来水事业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成为真正造福于民的社会公用事业。

进入新世纪后,为适应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全面提高城市饮用水水质,水厂进行了大规模设备及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选用了先进的在线水质仪器仪表等各种现代化生产检测手段,成为国内首批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制水企业,满足了杨浦、虹口、普陀、闸北、宝山等五个区市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现在的杨树浦水厂的功能定位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百年老厂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自《杨树浦水厂——近代中国城市供水的起点》周海韵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提示,概括百年老厂发展史上三个重要发展时期。
1883年____________;1952年____________;21世纪_____________;
(2)简介上述三个重要发展时期的历史背景。
(3)谈谈你对杨树浦水厂“旧厂新貌”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