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须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模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四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

“一带一路”合作方向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现在何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中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在这一决策指引下,农村逐步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材料四中的两则信息说明了什么?
19-20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进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三《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材料四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中,以“包产到户”、“大包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被称做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份。简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并指出这种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坚持道路自信是中共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队伍要准备蓄积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与强大敌人在力量不够时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渐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日)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并由此开辟了一条怎样通向革命胜利的道路?
(2)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怎样深远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位领袖人物。依据材料三,概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1)上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2)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

材料三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2017年5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