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4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是王道社会王义思想的实践者。即位之初,他就说:“从前诸葛孔明,只是蜀国的丞相,他还说‘我就像秤那样公平,不能因人而轻重有别’。何况我如今治理一个大国呢?”。他又说:“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百姓也。”他高度赞同《尚书》所说的“不结党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尤平平坦坦。”

——李学俊《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03年12月,孙中山明确指出自己“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905年,他说中国要吸收西方的“精华”,但决不成它糟粕的牺牲品。这样就能够使“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他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摘编自田克勤《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王道社会主义”思想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并结合唐太宗时期的有关经济措施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并分析孙中山宣传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邓小平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归纳“第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

19-20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
知识点:唐太宗孙中山邓小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宅(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赤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材料三   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羁轭。

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拿破仑“仍谋世袭”的史实。并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运动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人权方面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宣传民生主义的历史意义。
作为“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和甘地给人类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羁轭。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三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关于人权方面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并概述其宣传民生主义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做简要评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