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二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的提出者、主要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呈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
19-20高三上·内蒙古巴彦淖尔·阶段练习
知识点:早期维新思想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要列要求:

材料一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与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相同点,并指出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新保守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思想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这样的“经济民族主义”,表面上是对美国有利的,但是实际上是对美国不利的。

——摘编自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设计了哪些重要的国际制度?并说明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材料二: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之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