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人物观点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摘编自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孟子的主要观点及他们所属的思想派别。
(2)材料二中人物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3)指出上述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点。
2018高二·四川·学业考试
知识点:儒家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663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670年顾炎武《日知录》
1690年洛克《政府论》
1691年王夫之《宋论》
1734伏尔泰《哲学通信》
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并列举受其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