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1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艺祖(宋太祖)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著《邵氏闻见后录》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他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说明民国初年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材料三   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体现出的原则、政体有何相同之处?1954年宪法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创新之处?

材料四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9年)


(4)材料四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据上述材料归纳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
18-19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
(1)材料一中图片的两个机构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民国初年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你认为它的确立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体现出的原则、政体有何相同之处? 1954年宪法有何创新之处?
(4)材料四宪法修正案的颁布有何意义? 据上述材料归纳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