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周礼》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三时之市”,朝市以商贾之间的货物批发交易为主,大市以前往购物的主要为城市的普通消费者,夕市以参加交易的“贩夫贩妇”为主,他们在王城购买商品,向城外的小集市贩运,是为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的辐射。这一时期,凡是商品交易,都要由叫做质人的官员为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以避免纠纷。汉代市官除了过去已有的基本职能外,还负责对市场中营业的商人进行登记,并定期检查度量衡。唐代,市场上出售的器物以及绢布之类,如果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销售者杖六十。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开封城市商人开始建立自己的组织,这就是行会。行会制定行规,承担政府对城市商业管理的部分职能,而政府也由过去全面的直接管理逐渐变为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城市商业的间接管理。

——摘编自林成西《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管理》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英国仍为农业国家,粮食作为最重要的生活资料,自然成为英国商人们囤积的首选商品。为限制和打击商人的这种行为,英国颁布了爱德华六世第5及6年法令第14章规定:“禁止囤积居奇、抢先批购商和居中转售商之法令”。据记载,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时常出现“农业歉收粮食供不应求粮价上涨”这种恶性循环,1527年,“命令调查委员会成立调查粮食囤积”。为了有效管理商业市场,英国各郡郡守及治安法官将每郡分为若干区域,由各区的要人分别组成陪审团,协调市镇面包商、酿啤酒商及私人购买者所需粮食问题。这种措施有利于维护传统工商业者的道德,在客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商业投机及其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先秦至北宋城市商业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治理商业的原因,并说明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及近代早期英国对商业及商人的管理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2019·全国·三模
知识点:宋元的商业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纪时,意大利和英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纪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扩大,逐渐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业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了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给予垄断贸易的特权

—摘编自代轩宇《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贾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行会日趋没落

—摘编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监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至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自己组织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年,上海商务总会提出了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动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即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外华商参加这一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统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时,意大利和美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大,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垄断特权。

—摘编自代轩字《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会经济结的变化,传统行会逐渐衰落。

—摘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组织自己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上海商务总会提出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协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华商参加这一项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传统商人团体的会馆与公所组织,一般称为行会。会馆的成员有乡缘或地域限制,是由在外地经商的同籍商人联合组成;行业公所依靠的是行缘关系。各个会馆和公所之间互不相连,具有排他性特点,而且内部壁垒森严,体现出封闭保守的传统特征。行会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限制招收和使用帮工的数目,限制作坊开设地点和数目,划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和原料的分配,规定统一的工资水平等。行会还要求其会员统一度量衡,保证产品质量。行业十分重视联络乡谊,救济同业,办理善举。政府借助行会管理市场、征收商税等,并对行会的管理进行直接干预。同时行会的规范往往借助政府的强制力加以保障,并对商业立法产生影响。

——摘编自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维新改革浪潮中,设立商会被视为“商战”和发展商业、致富图强的重要举措。1904年初,朝廷谕批颁行商部拟定的《商会简明章程》,成立商会被视为振兴工商,奖励实业的首要举措。新诞生的商会由所在地区不同籍贯和不同行业的商人共同组成的新式社会团体,而且具有开放性、自愿性原则。商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联动机制的四级组织体制。商会通过联络工商、调查商情、兴办商学、创办商品展销会、受理商事纠纷、协调捐税等措施服务工商,维护商人利益。受近代民族危机刺激、官府经济政策偏误乃至政治运动的影响,商会曾在爱国自强、参政议政等方面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朱英《近代商会:商人最重要的社团组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行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行会相比,近代商会的发展,并简析近代商会成立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