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12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教会推行的禁欲主义婚姻政策,最后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社会畸形变态和社会腐败的源泉。新教改革家呼吁进行婚姻改革,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不受教会干扰的、非禁欲的世俗婚姻制度。教士禁婚制度是起于教皇的敕令,并不见于《圣经》。更重要的是马丁路德等改革家提出了“每个基督徒部是自己的牧师”这一观念,否认信仰和得救必须通过教士才能实现的观点。教会不具有神性,禁婚制度更不可能成为教会神化的渠道。改革家关心建立世俗社会秩序的问頲,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组织之一与国家、教会共同组成世俗社会秩序的素。

——摘自《世界通史》

材料二 婚姻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破除禁欲主义,宣扬结婚幸福论。新教的改革家继而发起了修女还俗和教士结婚运动。在刚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秘密途径偷偷地把修女从修道院中接出来。在新教势力强大以后,新教区就实行关闭修道院的措施,特别是关闭女修道院。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路德专门撰写了“父母不应该包办压制儿女的婚姻,儿女不应背着父母自结姻缘”一文,提倡长辈与小辈之间的协商谅解。新教的婚姻改革者对妇女卫生和妇产科医学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出于医学和伦理学方面考虑,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从此,结婚不再被认为有罪,离婚也不再被社会歧视。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千百万妇女从被社会遗弃、歧视或受到性侮辱的境况中解放出来。

——摘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进行婚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婚姻改革家们的具体措施,以及婚姻改革带来的影响。

18-19高二·四川·期中
知识点: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宣传形式与内容.

宣传形式内 容
文本1516年到1546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达到310万册,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万册以上,而罗马教会反对宗教改革的出版物为60万册。
口述布道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非宗教人士的“俗人传教”,他们走向大街小巷,足迹遍布田野乡村。马丁·路德支持这些世俗传教者,“收益工作做的判断,比那些神学家更正确!”
图像在新教宣传品中,木刻版画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宣传品,他用于宣传,是为了以鲜明来阐明新教的理念,常常用做各种书籍、传单、小册子的插图,制作版画成为专门的行业。

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三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据材料一中的内容,概述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的意义。
(2)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
(3)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并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