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58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生动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


(1)中华民族近百年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最关键的两步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开启“中国新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伟大转折”开端于哪一事件?

材料二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很形象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2014年1月17日新闻网


(2)“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实行哪一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认为最适合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是在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013年3月17日新华网


(4)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现什么政治制度?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
2019·山东临沂·一模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伟大的历史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之梦】

材料一: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1)“建国梦想”实现于何年何月何日?其标志是什么?

【强国之梦】

材料二: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实现“强国梦”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2013年3月17日新华网

(3)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圆梦设想】

材料四: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材料中的“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 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迭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个人不可大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中国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立了温饱(到1990年)——小康(到2000年)——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的三步走战略。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