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1月初日本进攻缅甸后,英军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1942年3月8日,国民革命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领部队火速到达缅甸同古,他亲率全师军官到各处侦察,研究地形、判断政情,采取集思广益的方法来确定阵地选择、兵力配备和作战方家。3月17日戴安澜派军部的摩托化骑兵团到达网古以南12公里的皮尤河畔,解救被围英军。18日,驻缅英军全部安全撤退至普罗美.22日深夜,戴安澜见日军进攻猛烈,形势严峻,遂决心与同古共存亡,在给其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养有之恩,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在营以上军官会议上,为了防止战斗中指挥中断,戴安澜宣布:“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至3月30日佛晓,在最后牵制敌人的小部队安全渡河后,日军才发现同古是一座空城。同古战役在我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苦战12天,歼敌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撤退,为远征军的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最后第200师全师安全转移,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胜利。

——摘编自方知今《1942——1945血战滇缅印: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古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古战役获胜的原因及其意义。
2019·湖南长沙·一模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日军击退了驻缅英军,从而攻占了缅甸。日军的下一个目标无疑是缅甸的西部邻国——印度。1944年3月8月,日本缅甸方面军发动英帕尔战役。日军企图夺取盟军反攻基地英帕尔,威胁盟军重要补给基地迪马布尔,并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3月15日,日军主力第15、第31师强渡钦敦江投入进攻。经过数月惨烈的战斗,日军的进攻遭到惨败,7月10日,日军大本营下令停止英帕尔战役。此役,日军伤亡6.5万人,英印军伤亡1.6万人。此时,中国远征军也在缅甸发起反攻。之后,日军再无能力进攻印度本土。英帕尔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西方和日本的军事史学家评价这是日本历史上在陆战中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日军在开始发动进攻时约有10万人,结果有53000—人在战斗中死亡或失踪,并且败退回原来进攻的出发地。英帕尔会战后,作为日军驻缅方面军主力部队的15军,已不再具有一个战役兵团的战斗力了。盟军在印缅战场,从此转入了总进攻的战略阶段。

——摘编自于江欣《论东南亚战场的战略转折——英帕尔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英帕尔战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盟军取得英帕尔战役胜利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