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6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并将其建设主要放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1958年8月8日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8-19高二下·宁夏石嘴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揉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纽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鉄、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溯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一五”计划开始时,工业化所需巨额资金主要取自我国的农业。民国时期中国的积累率从来超过6%,而1953年以来,积累率高达20%—30%。随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全社会刺余直接集中用于经济积累和建设之中。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3.6%。“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建立起来,旧中国重工业极端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内地投资,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

——摘编自高粱(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回顾)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工业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说明这时期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率先由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时代,是继工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线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数据化、智慧化、网络化成为工业4.0的关键词。201411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标志“中国制造”将逐渐向“中国智造”升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这些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工业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工业4.0时代的有利国内外经济条件。
(4)综上,概括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这些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工业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率先由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时代,是继工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线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数据化、智慧化、网络化成为工业4.0的关键词。2014年11月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标志“中国制造”将逐渐向“中国智造”升级。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工业4.0时代的有利国内外经济条件。
(4)综上,概括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