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9年底,明治政府举行铁路工作会议,确立了“官设官营”原则,聘请英国人李泰国在伦敦发行公债来筹集资金。李泰国乘机渔利并擅自以日本关税作担保,明治政府愤而解除了契约并决定不再依靠外资修建铁路。由于缺乏资金,明治政府鼓励私人投资铁路建设。很快出现了大量私营铁路公司,资本数量也超过了国有铁路,可观的收益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推动着日本的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铁路首次军运在甲午战争时期,战后军部成为推动铁路国有化的重要力量。日俄战争胜利使日本出现新的投资热潮。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作为商品流通大动脉的铁路的分散经营产生矛盾,1906年,内阁提出的《铁路国有法案》在议会通过,全国较大的17个私有铁路公司被收归国有,价格相当于原投资的两倍。

——摘编自祝曙光《试论明治末期日本的铁路国有化》

材料二 1911年6月1日,清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旨论”。6月14日,清政府“同英美法德四国银行签订借款为六百万英镑,利息五厘,以两湖厘金盐税收入作保,川汉路改用美、德总工程师。”清政府的倒行逆施,立即引起全国,特别是川鄂湘粤四省爱国同胞的反对。……清政府派端方为督办严令:“凡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旨论罪。”并强占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大肆抢劫。同月盛宣怀、端方电称“欲举现存,已用之款,一律填给股票”。并称“公司现存股款,由政府提用”。从此保路风潮进一步扩大。

——摘自夏详烈《清代川汉铁路股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有关铁路政策的变化以及铁路国有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的铁路政策中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18-19高二下·安徽宿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20世经以来,西方国家企业国有化和私有化也反复轮回。

材料一   1904年,官办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1909年宜昌至万县段开工。四川的铁路股本主要源自“抽租股”,一般是随粮强制征收。1911年,清政府突然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并与英、法等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铁路国有化,列国不乏先例,铁路民营也确实存在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弊端。当时两路均已发生巨额亏损,政府以国家股票赎回了湖北、湖南、广东的商股。但四川的1400万两股金中,有300万两亏空政府不予认可。川省铁路股份中有很大比例来自下层民众,既不能退回股金,换股条件又低于其他省份,难免激起民愤,一场路权风暴由此爆发。

——摘自章立凡撰写的《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性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大萧条及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29年延续到1980年代,其间虽然也有私有化,但国有化是主导;第二次是以“撒切尔革命”为起点的私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79年延续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各国的国有化带来一个小阳春。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19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

——摘编自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在铁路建设上“国进民退”的表现,并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以来西方国企进退的特征,并分析20世纪前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东西方国企进退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4年,官办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成立,1907年改为商办,1909年宜昌至万县段开工。四川的铁路股本主要源自“抽租股”,一般是随粮强制征收。1911年,清政府突然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并与英、法等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的借款合同。铁路国有化,列国不乏先例,铁路民营也确实存在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弊端。当时两路均已发生巨额亏损,政府以国家股票赎回了湖北、湖南、广东的商股。但四川的1 400万两股金中,有300万两亏空政府不予认可。川省铁路股份中有很大比例来自下层民众,既不能退回股金,换股条件又低于其他省份,难免激起民愤,一场路权风暴由此爆发。

——摘编自章立凡《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性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浪潮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大萧条及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29年延续到1980年,其间虽然也有私有化,但国有化是主导;第二次是以“撒切尔革命”为起点的私有化浪潮,这个浪潮从1979年延续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给各国的国有化带来一个小阳春。

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19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以密特朗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

——摘编自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以来西方国企进退的特征,并分析20世纪前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东西方国企进退的认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下表为盛宣怀经历简表
时间重要活动
1873任上海招商局会办,整顿改革,除承办运漕外,增辟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际航线,营业颇佳,计开办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一千三百万两”。
1876任湖北开采煤铁总局督办,延聘英国矿师,采用西法勘察,为湖北的矿业和冶炼业开了路,其中大冶煤矿的发现对汉阳铁厂的兴办起了重要作用。
1881被刘坤一弹劾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时抽取花红,中饱私囊,因李鸿章力保免于惩处。
1883与丹麦大北公司签订章程,由中国购回该公司架设的淞沪陆线(电报线)。制定全国电报电线计划,会同各省逐年开办。截止1897年,全国22省均已铺设了电报专线。
1895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后改称北洋大学堂),第二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
1906得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萍浏醴起义,立即飞电湘鄂赣三省督抚“派队保办匪”。
1911代表清政府同美、法、英、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川汉、粤汉铁路600万镑借款合同,将湘、鄂境内粵汉铁路和鄂省境内的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出售给四国,并以湘、鄂两省厘金、盐税作担保,许以铁路借款的优先权和铁路扩展权。

——摘编自陈旭麓《盛宣怀传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盛宣怀19世纪晚期被重用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简要评述盛宣怀的经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