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8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尼亚,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

在波斯尼亚危机的诱发下,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既反对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同年10月,同盟四国相继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很快战败,被迫求和。巴尔干各民族获得解放。1913年5月,它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合约,同盟国取得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了了全部欧洲领土,仅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但是,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又发生分歧,1913年6月,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019·湖北武汉·一模
知识点:一战的背景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尔干地区长期以来是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势力交汇之处,但随着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已先后独立。由于这里民族众多,分属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又交错居住,导致领土纠纷复杂,再加上大国的争夺,成了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的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塞尔维亚倡导“大塞尔维亚主义”,希望将塞尔维亚血统的各个民族统一起来。沙皇俄国也企图进入这一地区,在“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下支持“大塞尔维亚主义”。奥斯曼帝国也试图“重返欧洲”。奥匈帝国对此极为恐惧和仇视,于1908107日单方面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

塞尔维亚政府闻讯立即进行战争动员,并得到沙俄的暗中支持。但是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态度强硬,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无条件承认“吞并”,解除动员。塞尔维亚政府在俄国劝告下被迫屈服。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1912年组建“巴尔干同盟”,同年同盟四国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被迫求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波斯尼亚危机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斯尼亚危机产生的主要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