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4 组卷208

材料:改革初期围绕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国家财政和企业包揽职工医疗费用,在对供需双方均缺乏费用共付机制的条件下,医疗费用快速升,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改革要求企业自主经管、自负盈亏砸碎“铁饭碗”企业包揽的福利制度成为改革的羁绊,严重的矛盾纠葛使职工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

1985年,在国家制定的《关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提纲(初稿)》中,明确了医疗改革的重点是研究解决职工个人负担一部分医疗费和医疗费的社会统筹两个问题。1989年以后,全国各地逐步实行医疗费用与个人利益挂钩。

1990年确定劳保医疗改革的方向是: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对劳动者加以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据姚力《新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的特点。

2019·全国·一模
知识点: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以“国家全保、企业负担”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分别实施国企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两套社保体系,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不断推进。1984年以后.职工养老金社会统筹的办法在全国推行。后又将我国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中。1986年,作为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失业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转到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的阶段。

——摘编自赵康《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材料二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借鉴苏联经验,分别针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出台,在企业职工实行劳动保险模式,费用由企业承担。企业劳动保险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进一步演变成单位保障制度,由单位或集体承担各自保险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单位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为了降低企业负担,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国家开始对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改革,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起“统账结合”模式,资金来源由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国家财政兜底组成,先是在辽宁等地改革试点,随即推向全国。

——摘编自沈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