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4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素养一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某班制作历史专题墙报,

上述三幅插图画的是1914年、1967年、1993年的欧洲形势。


(1)请你结合史实,按时间顺序选择一幅续写你对插图的理解,并为此作品拟一个恰当的专题题目。
①选择一幅,按例续写你对插图的理解:
例: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中欧洲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进行混战,遍地战火,欧洲经济受到重创。
1967年                
1993年                
②专题题目:        

素养二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注释:图4为一位英国妇女脚踩着高跷,两只高跷上分别写着“MARSHALL”(马歇尔)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 STANDARD OF LIFE”(更美好的生活)。

图5苏联某杂志刊登的“美国最新战车”,西欧被捆绑在美国战车上,成为美国战车拉动者。


(2)比较材料二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并分析形成不同认识的主要因素。
18-19高一上·福建龙岩·期末
知识点:冷战的含义和过程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冷战与两极格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某班级制作历史墙报,题目是“现代中国外交风云”。请按时间顺序挑选出符合主题的图片资料,并说明你选与不选的理由。

素养二:历史价值观,指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本军突然地攻击的中国军。这样,所谓“七七”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就开始了。”

——(日)井上清《日本的历史》


(2)比较以上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不同的原因。

素养三: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断。


(3)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欧洲的百年历程。结合所学,请你续写对漫画的理解,并为此作品起个适当的题目。


第一部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进行混战,遍地战火,欧洲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题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