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业计划》亦名《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关于振兴中国实业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的专著。1919年用英文写成,并译成汉语。全书包括自序、篇首、六大计划和结论等几个组成部分。自序讲作者写此书的动机和经过。篇首概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第一计划至第三计划主张在中国沿海修建三个深水港,并且以三大港为中心,在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由沿海至内地整修水道、修建铁路、公路、开发资源、移民垦荒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第四计划是铁路计划,主张按中央、东南、西北、东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修建十万英里铁路,组成遍布全国的铁路网。第五计划是发展食、衣、住、行、印刷等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计划。第六计划则是开采煤、铁、石油和其他矿藏并设置采矿、冶金等设备制造厂的计划,也即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计划。结论部分总述实现实业计划对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和促进世界文明的作用,呼吁“国际资本家为共同经济利益”予以协助。

——摘编自孙中山《实业计划》等


根据材料,提炼出孙中山的一个经济思想主张,并加以评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湖南永州·二模
知识点:新三民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化与民族复兴】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欧美的工业设备被大批闲置。孙中山呼吁中国趁机利用这些设备和人才,发展中国的现代工业,1919年孙中山提出了中国的《实业计划》:

第一计划在中国沿海修建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
第二计划在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由沿海至内地整修水道、铁路、公路
第三计划开发资源、移民垦荒和发展机械化农业生产
第四计划建设中央、东南、西北、东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
第五计划发展食、衣、住、行、印刷等基本生活资料生产
第六计划开采煤、铁、石油和其他矿藏,设置采矿、冶金等设备制造厂

《实业计划》主张“实业乃兴国之要图,救亡之急务,救穷之急务。凡夫事业之可以委诸个人,应任个人为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实行开放主义,引进国际资本共同发展中国实业。但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根据《孙中山传》整理

材料二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相继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现代化目标。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二十大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先生的中国现代化方案的特点。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中国现代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与张謇,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政治家,被誉为“国父”;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实业家,被尊为“实业之父”。他们均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材料一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1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期间,张謇发起劝业研究会,提出振兴实业首推发展棉业和铁业。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民国之后,孙中山提出《实业计划》以振兴实业,其主要内容为:

(1)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三大世界级港口;

(2)修筑总共10万英里长的六大铁路系统;

(3)修筑100万英里长的公路网;

(4)整治长江、淮河、黄河等内河水系;

(4)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疆;

(5)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

(6)发展轻重工业和现代农业,规划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的各项实业。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产生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与张謇,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政治家,被誉为“国父”;一位是近代中国的大实业家,被尊为“实业之父”。他们均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材料一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1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期间,张謇发起劝业研究会,提出振兴实业首推发展棉业和铁业。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民国之后,孙中山提出《实业计划》以振兴实业,其主要内容为:

(1)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三大世界级港口;

(2)修筑总共10万英里长的六大铁路系统;

(3)修筑100万英里长的公路网;

(4)整治长江、淮河、黄河等内河水系;

(4)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疆;

(5)全面开采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

(6)发展轻重工业和现代农业,规划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的各项实业。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产生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