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我们只看见它变是不行的,必须知道它为什么变,和怎样变,推求变的原则,预测将来的趋向,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功用。中山先生盱衡中外,因时制宜,要造成独立自由、富强康乐的近代国家,乃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仅配合历史背景,适应世界潮流,且有它一贯的哲学依据:

主义精神解喻重点哲学背景历史背景近代国家特色世界思潮
民族自由民有文化内诸夏天地会反清运动国防民族化民族自决
民权平等民治政治民为贵明遗民经世学说组织民主化宪政运动
民生博爱民享经济患不均太平军共产制度产业民生化社会主义

——据萧一山《清代史纲》


提取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8-19高二上·安徽黄山·期末
知识点: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新青年》

材料三   陈独秀指出:“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动、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已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救。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

——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


(1)材料二反映当时中国兴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实际上指什么?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三《人权宣言》封面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体现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根据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
(2)《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对于美国成为现代国家具有怎样的意义?
(3)在《人权宣言》封面上方的中间有一只“理想的眼睛”,光芒四射。谈谈你对设计作者寓意的理解和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