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代中枢机构“三省”已逐渐形成。尚书省组织比汉魏严密,有以大傅录尚书事的官职,大权独揽,成“录公”。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三省权力互相制约。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儒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它代表着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之力量。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胡惟庸的专权,因为他专权,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丞相的权力太大,杀了胡惟庸,如果再立一个丞相,仍然不免要与皇帝分享权力。于是,朱元璋干脆一劳永逸地取消丞相制度,就不会再有丞相与皇帝分权了。

——毛佩琦《胡惟腐案之谜》《光明日报》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晋、唐“三省”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分工并没有改变“专制体制”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的必然性。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君权与相权演化的认识。
18-19高一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宰相制度的废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尚书省总揽六部,执行经常业务;中书省可视为设计厅,主持重要的敕诏起草,及有关于制度的更革;门下省则可以视作一种复核机关,其官员审查各种公文,更正错误,有时提议政务上的调查。……只是机警的读者不难一眼看出,这体系与时下西洋所谓“互相制衡”截然不同。李唐政府体制之内,没有任何构成的因素代表选区的利益;因此一种独立的司法机关不可能在这样的根基上出现。不论唐太宗李世民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偶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宋大祖问政于赵普,赵普说。“唐季以来……节镇大重,君弱臣强面已矣。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摘自司马光《涑水纪闻》

材料三“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底务;农此颉颃(xiehang,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太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代三省职能,并且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制衡”与近代西方的“分权制衡”完全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者政治改革的共同主张,并指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