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 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民族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
(2)材料二表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优秀品质。
18-19高二上·四川南充·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三民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   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三   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材料一中孙中山先生说“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这里所说的十三年前的革命是指哪次革命?这次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中的哪一主张?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孙中山先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如何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