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40—70年代亚洲重要外交活动简表

时间活动

20世纪40—50年代
美国扶蒋反共,扶植日本,以遏制苏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日本追随美国,联合对抗苏。印度在美苏间周旋,同时与美苏发展关系。

20世纪60年代
印中关系日趋紧张,1962年发生边界冲突。美苏竞相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扩大军事合作。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进入核国家行列。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苏联推行全面进攻战略,拉拢越南对抗美国,遏制中国。在印巴战争中支持印度,印度由此疏远美国。美国实力相对减弱,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中美关系走向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日本在1968年成为西方阵营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70年代初,日本推行“多边自主外交”。

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据徐天新沈志华«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1945—1972)»

从上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19-20高三上·山东德州·期中
知识点: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总统

外交方针

尼克松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项原则”和“三根支柱”。“三根支柱”是:1.伙伴关系,即美国要与其盟国建立较为均衡的伙伴关系,以此鼓励盟国承担更大的责任;2.实力,即无论是对盟国还是对敌手,美国的政策都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和后盾;3.谈判,即美国对其敌手要采取灵活态度,进行对话或谈判,以此实现力量平衡。

里根

里根在其第一任期内,“完全回复到强调通过威胁和使用武力对苏联共产主义进行全球遏制的轨道”。1985年是里根总统第二任期的开始。主要表现在:第一,承认两国在避免一场大战方面有着共同利益。第二,推进军控谈判。第三,出台以公开支持全世界的反共革命为主旨的“里根主义”作为美国对苏联推行新遏制政策的重要部分。

布什

1989年布什入主白宫后,提出了以实力为依托,更多利用除军事遏制以外的其他手段,鼓励苏东国家从内部发生“和平演变”的“超越遏制战略”作为美国对苏东政策的总纲领。

——摘编自徐蓝《20世纪70~9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

根据材料,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外交方针的变化的相关信息,拟定一个恰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