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55

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导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迸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

19-20高三上·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本着“宣德化而柔远人”,’‘民胞物与,泛爱万一物”的思想来往于西洋和印度洋之间,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没有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有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实行和平外交的范例。

材料二195312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普、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4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材料三 “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当人类的共同敌人新冠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时一,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并在党的十九大报一告中再次强调的重大理念,既来自“天下一家”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彰显着一个百年大党的、世界胸怀。习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郑和下西洋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并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也是美国人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种敌对方式的表现”“俄国保证要实现的纲领旨在使美国社会遭到损害,这种损害,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甚至比单纯在军事上惨败于传统的战争可能带来的种种苦难还要可怕”因此“苏维埃共产主义被看作是应当加以隔离的瘟疫”当然,在以上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带有决定的意义美国自以为是私有制立国的“天定命运”与“天然优越”的国家,具有世界上最优越的制度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越来越感到负有“领导世界”的使命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越来越感到负有‘领导世界’的使命”的原因,指出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外交策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