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1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
农村8.9%
城镇4.5%

—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它不仅采取了……措施,……而且还继续往下走,走到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恢复家庭农场,取代人民公社;在工厂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规模地引进设备和技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政策因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判断中国“走到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的时间,并概述“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步建立的表现。

2019·浙江嘉兴·一模
知识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而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三年又八个半月。到明年,我国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编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争取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积极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9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整理自《中国经济年鉴》

材料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此次会议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何论断?指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性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这两种分期方法的角度有何不同?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概述材料一中图一所体现的经济模式和图二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国会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新政参与者把公共工程署(PWA)设想成“注水泵”(pump-priming,意为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注入资金)的机构,旨在刺激非政府就业……山姆大叔究竟能不能通过注水使得工业之泵进入有效运转……在这期间,国会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域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这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
——[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山姆大叔”的“这些政策”指什么?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展“这些政策”的?
材料三 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市场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在工厂里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量进口产品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参加中关建交三十周年活动时曾表示,美中关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都想不到”。三十年来,尽管磕磕碰碰不断,但始终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3 021亿美元……面对金融危机,面对美欧日同时陷入衰退的局面,无论是布热津斯基、基辛格或是奥巴马当局,都一致认为只有美中两国更紧密合作与配合,才能为困局解套。
——王健民《中美关系与世界新秩序》
(4)依据材料四,概括当前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