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

材料二1776年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材料三(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华盛顿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三中,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这两场斗争其实分别是什么性质的矛盾?

17-18高二下·甘肃定西·期中
知识点:华盛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了,实际上,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运用你们的思想来考虑将此重任托付给谁的时候了。因此,我觉得我应当向大家表明,尤其是由于这样做可能使得公众意见表达得更明确,那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列为候选人。

——乔治·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二   民国建立,清帝退位,标志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初步成功。(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当时很多人对他辞职不理解,并有种种非难。孙中山在多种场合发表演讲,有针对性地阐明革命成功意义以及他对待个人进退去留问题的态度。他说:“国民革命,是为国民大多数谋幸福,凡事应以国民为重。”“共和与自由是为人民全体而讲,不是专门为少数军人与官吏而讲的。”“官吏不过是国民的公仆。”至于个人的去留进退,他认为,“功不必自我成,名不为自我居。”

——《孙中山讲演艺术评价》


(1)材料一中华盛顿的主张是什么?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民主政治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个人“去留进退”的态度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革命精神?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两人在政治品质上的共同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