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4

材料一: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这种经济形态在阶段6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

(4)从材料二、三中我们有何启示?

17-18高一下·吉林延边·期末
知识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采取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并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的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   某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了1000万人。”

——闫志民主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依据材料一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途径的原因及成就。
(3)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途径的原因。
(3)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