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

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不同,国家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也不同,因而造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资产生的作用也都体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

阅读上表,指出20世纪50—6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

17-18高一下·云南玉溪·阶段练习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探索与失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经济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机构

概 况

商部

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
商部

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材料三: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