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7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汤,西汉时长安杜人,其幼年时代就喜为吏,有狱吏之才,受其父的专门培养。父死后,约在景帝时期,张汤即为长安吏。他任长安吏时,结识了田胜—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弟。武帝即位后,田胜被封为“周阳侯”。田胜很快荐举张汤,让他“遍见贵人”。元光五年(前130年)张汤为太中大夫,在任上四年的主要政绩,是同赵禹“共定诸律令”。元朔三年(前126年),张汤升为廷尉,任内共五年,表现了封建官僚难能可贵的品德——常常将功劳归于别人,而由自己替下属承担错误的责任,并将有才干的官吏推荐给朝廷。张汤为廷尉期间所治的重大刑狱,是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这一案“所连引与淮南王谋反列侯、二千石、豪杰数千人,皆以罪轻重受诛”。它是自汉初以来中央政权对诸侯王势力最后一次沉重打击,从此以后诸侯国已无力与中央对抗……而对农民的反抗斗争,张汤则是以残酷镇压来回答的。

——摘编自林剑鸣《张汤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汤受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汤的历史功过。

2018·广东湛江·一模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协.调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京畿附近由中央内史直接控制外,其余地方在初并天下时分为36郡。汉初约有60郡,其中诸侯王国共占有40余郡,包括原秦王朝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诸侯王国“外有君臣之名,内有敌国之实”,汉天子所领仅15郡。

汉武帝以后,郡不断扩大,至西汉末年大郡领县30~50个,而诸侯王国,大国最多领10余县,小国仅3~4县,政治上的特权也被取消,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而已。郡与国属同一级行政区,往往郡国并称,实际郡大于国。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