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主修俄语。这期间,由于对现状极度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秋白的苦闷彷徨达到了极点,他自称这段时间是他“最枯寂的生涯”。1920年秋白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前往莫斯科,撰写了大量通讯,介绍苏俄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苏俄期间,多次会见列宁、托洛茨基等领导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职业革命家。1923年为中共三大起草党纲草案。1924年,参与国民党一大大会宣言起草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秋白参加了南昌起义的决策,主持了八七会议,并作了《将来工作方针》的报告。1930年后,瞿秋白大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鲁迅一起,领导了中国革命文化运动。1935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敌人对秋白软硬兼施,劝降、诱降均告失败,6月18日,秋白赴刑场,一路上神态坦然,用俄语吟诵《国际歌》,在“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声中,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瞿秋白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瞿秋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2018·宁夏银川·三模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瞿秋白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汲取新思想。

1919 年五四运动中,他带领俄文专修馆学生参加游行,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 1 月到达莫斯科,3 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此后在俄国两年 间,他通过《晨报》《时事新报》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况。1922 2 月, 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 1 月瞿秋白回到北京,此后专门从事党的 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1923 6 月,瞿秋白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其翻译的《国际歌》歌词。他 还曾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和译作,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在各

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以及武装工农群众的思想。瞿秋白还参加了中共三大,并为 大会起草了党纲草案。他出席了 1924 1 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 与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后来,他在遭到王明等人打击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便集中精力从 事文学工作。他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苏联著名作家的文 艺作品,积极开展文艺批评和倡导大众文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分析瞿秋白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瞿秋白一生的主要贡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瞿秋白,1899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少年好学,才华横溢。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赴苏采访,先后撰写多篇通讯,对苏俄的情况以及党的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书名定为《饿乡纪程》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党的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7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历史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重要贡献。1931年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之后他到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鲁迅并肩战斗,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留下了五百余万字的著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1935年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面对国民党员宋希濂反反复复地以师生情谊的劝降,他断然拒绝,死意坚决。19356189时,瞿秋白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据《瞿秋白传》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瞿秋白把自己在苏俄见闻写成的书名使用了“饿”字而不是“俄”字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括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并以此为例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