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阶段演变
秦朝①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北宋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
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明清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

材料二

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材料三

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的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国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钧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摘自《阳光与闪电——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启示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在我国古代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二概括其特点。

(3)材料三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和法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区别。

2018·天津·一模
知识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秦朝: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明清: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实行八股取士。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材料三   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的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在我国古代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治体制及其特点。
(3)材料三表明当时英国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结合1787年宪法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①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①实行刺史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于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于元朝

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②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

衰败于晚清

①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


②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材料二 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三 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也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的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尔波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子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体的不同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