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三指出农民“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17-18高一下·福建莆田·期中
知识点: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