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55
《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点是
①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
④签约各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18高一上·云南丽江·期末
知识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回答5—10题。
【小题1】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最终证明了罗斯福的论断?
A.法国B.英国C.波兰D.西班牙
【小题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B.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德意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小题3】二战期间,各大战场发生转折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苏德战场 ②北非战场 ③太平洋战场 ④中国战场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小题4】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类似的总战略是
A.美国对德日宣战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
C.美英愿意帮助苏联D.所有反法西斯的国家结成联盟
【小题5】二战期间,美国研制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烧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这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二战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D.科技新发明都是从研制新式武器开始的
【小题6】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①曾以“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战更加说明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 ④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结束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