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国家就是伟大的“利维坦”(国家),具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不可分割、不可剥夺的。推翻他是毁约的不合法行为,是违反自然理性的叛乱。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2: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如果国家是一个让社会成员畏惧的“利维坦”,那不啻说,人们愚蠢到如此地步:他们为了避免野猫或狐狸可能给他们的困扰,而甘愿被狮子吞噬,甚至还把这看作安全。统治者必须受契约的限制,如果他不履行契约,人民有权反抗、推翻他的统治。

——洛克《政府论》下篇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关于社会契约的不同论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思想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
17-18高二下·云南曲靖·阶段练习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人工机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学说,他把自然状态解说为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运用,势必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霍布斯又提出,统治者(“元首”)不属于订契约的一方,因此其行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享有绝对权力,臣民对之则要绝对服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
——摘编自霍布斯的《利维坦》的第二部分《论国家》
材料二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与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办法,是同其它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洛克《政府论》(16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霍布斯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2)结合材料二,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学说有何修正和发展。为防止人民不“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洛克又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