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0年,英国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并且不断扩大以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一度被称为是“从摇篮到坟墓”,在此之后的一、二十年内,福利国家制度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

材料二   自1979年保守党上台后,撒切尔首相就决心采取强硬的措施进行福利国家的改革,在社会保障方面,大力削减财政开支,改变以往的“普遍性原则”,实施“选择性原则”。开始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此外,还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的津贴标准。撒切尔主义的一个主要成就就在于扭转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福利国家政策之间的历史性联系,在当代英国把市场价值观念注入到人们的社会福利观念之中。就整个改革过程来看,通过私人化和市场化实现责任由国家向个人和社会的转移,将原由国家承担福利供给的“福利国家”转变为由社会承担福利供给的“福利社会”,实现福利供给来源的多元化、私人化和市场化,是撒切尔政府福利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战后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撒切尔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改革福利制度?你对此有何评价?
17-18高三·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知识点:福利国家的出现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就是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81年1月里根就任总统后即着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83年3月国会通过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它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如对低收入家庭的援助项目等,用以解决当时出现的社会福利的过重负担。里根政府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它规定在10年内把几十项福利与公共服务项目在三级政府间管理财政收支上作出明确划分。里根政府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强调调动私营保险业的积极性,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并使更多的人参加个人退休储蓄帐户。
——整理自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材料三 德国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强调收入的再分配,并以明确的法律形式保护社会上受助者的各项基本权利,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地扶持受助者的自主和自立能力,使他们尽快地以独立公平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政策不同于北欧国家的普遍福利主义政策,也不同于英法的平等主义原则。
——摘自《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探讨》
(1)1933—1939年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进行“救济”?这些社会救济举措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里根政府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美国经济形势分析里根政府此项改革的重大变化。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养老服务的直接获取主要依靠家庭内部的代际赡养。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养老服务的责任仍主要通过老年人自立养老和家庭成员赡养来承担。直到2000年出台《关于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和2001年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明确提出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原则。之后,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被加以明确,这突出表现在2006年出台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

——摘编自郭林《中国养老服务70年(1949-2019)演变脉络政策评估、未来思路》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最早的积累型养老金计划可以追溯到1590年,当时覆盖成员为皇家海军成员,1718世纪逐渐扩展到公共事业部门,19世纪又进一步扩充到整个民事服务部门。1906年上台的自由党宣布在全国实行免费的养老金制度。1946年颁布实施的《国民保险法》,不仅提高了养老金津贴标准,而且将国家养老金制度纳入整个国民保险制度之中。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加快私人养老金改革,淡化政府养老责任,这些理念基本.上为其后的历届政府所借鉴和发展。

——摘编自《英国养老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养老政策发生的变化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养老改革的原因及举措。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于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