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98

材料:二战后,人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并纳入国际法的范畴。194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该委员会起草的《世界人权宣言》,共30条,第一条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它在重申近代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论之后,强调“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这就是说,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谈起,宣言在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还规定了各种个人权利和自由,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保障、免于失业、同工同酬,给薪休假、受教育和适度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说明宣言是各种意识形态在战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妥协的产物,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某些西方大国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该宣言是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件。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人权宣言》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人权宣言》的特点。
2018·辽宁丹东·一模
知识点: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会,考虑到《联合国宪章》激励全世界对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的区别,考虑到《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资格享受该宣言所载的所有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民族本源或社会出身、财产、血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兹宣布本宣言

第1条为本宣言的目的,“外侨”一词,在适当顾及以下各条的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应指在一国境内但非该国国民的任何个人。

第5条

1.外侨得依照国内法规并在符合所在国的有关国际内务的情况下,特别享有以下权利

1)生命和人身安全的权利。

2)在居住国司法机关或其他当局前获得平等待遇的权利。

3)思想、意见、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4)保持其语言文化和传统的权利。

5)依有关规定将私人财产转移到居住国以外的权利。

6)离开居住国的权利。

7)家庭团聚的权利。

8)不被非法驱逐的权利。

9)与本国领事或外交代表自由联系的权利等。

——摘编自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非居住国公民个人人权宣言》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非居住国公民个人人权宣言》”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份由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发布的、内容全面的人权文书,它是人类为自由和尊严而斗争的丰碑,1789年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权。二战中,纳粹大屠杀和惨不堪言的战祸,使人们感觉到保护人权必须全世界联合起来。1941年罗斯福发表了“四大自由”的演讲,即: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个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46年6月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美国代表埃莉诺·罗斯福当选为主席,中国的张彭春当选为副主席。委员会的代表们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广泛研究和精细协商,努力铸造了一个可能成功包含全世界人民的希望、信仰和愿望的宣言。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无反对票通过《宣言》,为人类文明开创了国际人权制度的新纪元。

宣言所体现的权利,包括生命,尊严正义、自由和法治,是普世性的。对于几乎所有文明——古老的和现化的,西方的和非西方的,有神论和无神论的都是共通的。不可否认,《宣言》在最初通过时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过去几十年间,《宣言》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人权”含义理解的象征。《宣言》不仅约束联合国、而且还约束世界上所有国家。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宪法逐字采纳宣言条文或提及宣言。

——摘编自孙平华等《世界人权宣言诞生的背景和过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人权宣言》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人权宣言》的特点和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