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八年中,我伟大的中国人民组成了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在各个战线上,不分男女老幼,轰轰烈烈,与日寇作殊死的斗争;不管日寇如何凶暴残酷,也不管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及其统帅部的指挥方针有如何错误,中国人民仍本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前仆后继,坚持了这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国人民将赢得最后胜利,这已是无可怀疑的了。

——摘自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军事报告


材料二: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都把好事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标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事件、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名称。
(2)列举两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
(3)指出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的时间。
(4)概述抗战期间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17-18高一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知识点: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局部抗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目前的形势告诉我们,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行动,震动了全中国与全世界。……

因此,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摘编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9459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策略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此“策略路线”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表现,并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02-10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引起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3)结合材料三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七大。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名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抗战中两条路线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并指出了中国人民应当争取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前途。
材料二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二大。在开幕词中,邓小平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他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材料三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三大。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意义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会议确认,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上百年,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依据这个实际来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针。
材料四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在会议政治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简单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逐步明确中国建设道路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习近平判断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