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8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以总统名义正式颁布《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发行额为20亿元,全国券每元的含金量为0.22217公分,可分别兑换法币300万元或东北流通券30万元,限于1948年11月20日以前无限制兑换。

1948年8月21日-194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金国券发行额及其指数统计表

发行日期全国券发行额(单位:亿元)折合法币数(单位:亿元)发行指数(1937年6月=1)发行指数(1945年8月=1)
1937.6141
1948.8.212.266369464707051.0
1948.99.62871000020361704.4
1948.1018.55550000039361708.4
1948.1283.22496000001770218837.8
1949.1208.26166600004430212894.6
1949.5679458.02038374000000144565531915308844.5

——摘自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1948年的币制改革。

17-18高三·云南昆明·阶段练习
知识点: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法案以后,法币成为国民政府统治区流通中的统一货币。抗战期间,由于法币发行量不断膨胀,致使物价飞涨,币值一落千丈。到1948年8月,法币流通量已达到640万亿元,为抗战前1937年6月的45万倍,法币的信用完全破产。为了挽救由于法币破产所引起的国民经济崩溃的局面,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在《金圆券发行办法》中规定:发行20亿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但是,由于金圆券和法币一样,没有其他货物做准备,再加上国民政府统治区的日益缩小,财政赤字的继续增长,致使金圆券的币值迅速下降。仅到同年11月10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金圆券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元的限额。11月11日,国民政府又出台了一个《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宣布金圆券的发行总额将不以20亿元为限,而“另以命令之”。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041亿元。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历次重要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