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初,清国向欧美派遣第一批留学幼童,他们习英语,打棒球,甚至剪发辫。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宣布撤销留美幼童团。甲午战后,日本成为留学首选地,截止1906年,粗略统计在日留学生接近2万人。在日本,这些留学生被讥笑为“清国佬”,全然没有了儒雅文人的形象,他们甚至避称自己是“清国人”。来自各地学生结成同乡会,出版如《民报》《浙江潮》《河南》《江苏》等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的十年间,留日学生出版的报刊达六七十种之多。这些刊物基本上都以反帝救为出发点,爱国思想明显。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2018·广东佛山·一模
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最早是1896年选拔13名学生赴日留学。1899年各省派赴日本留学的已有一百多人。1903年留日中国学生达1300多人。1905一1906年,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数量猛增到8000多人,留日热潮达到高峰。20世纪初的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从政治、文史、军事到理工、农、医,以至音乐、美术,应有尽有。他们通过创办报纸杂志、编译出版书籍等方式,把来自西方和日本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改造,再向留学生和国内知识青年广泛传播。

——摘编自王晓秋《二十世纪初为何出现留日热潮?》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高度关注苏联经济建设,甚至形成一股“苏联热”。显然,人们惊异于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将其与停滞的中国经济相比较,钦羡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时人普遍将苏联经济的此种快速发展归功于计划经济体制,所以,苏联计划经济成为大家在报刊上讨论的焦点话题。

——摘编自阎书钦《1930年代国统区报刊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评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留日热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留日热潮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苏联热”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