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4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即因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便可得到独立和比较的自由。因此我们无产阶级审察今日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我们无产阶级和贫苦的农民都应该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而且我们无产阶级相信在现今的奋斗进行中间,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和民主主义的革命势力合同动作,才能使真正民主主义革命格外迅速成功。”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国民党之主义:(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盖民国之民权,惟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不轻授此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以上两次大会宣言各是哪一年发表的?(当时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它标志着什么?

(3)两则材料的内容有何相似之处?

17-18高一上·江西·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

材料二……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

(4)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的主张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二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唐海英《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理论成果?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主张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道路”的实践成果。并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含义。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   ……宣言如下:
一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
三 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 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根本原因)
(4)从材料四反映出的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