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材料三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天经地义”,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君主,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人民也可以把它废除;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

(2)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3)材料五反映了李大钊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17-18高二上·甘肃兰州·期末
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3)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
(4)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5)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6)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