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4 引用2 组卷43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材料二: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请归纳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不得摘抄原材料)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
10-11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知识点:高中历史综合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三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摘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二   况且我们看那几千学生五月四日在美国使馆门口高喊着“大美国万岁!威尔逊大总统万岁!”,我们不能不承认那引起全世界人类乐观的威尔逊主义在当日确是“五四”运动的一种原动力。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给了国人莫大的信心,国人想要通过巴黎和会收复山东的愿望日益迫切。威尔逊大力提倡民族自决,而民族自决为民族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以北大师生为代表的这场运动,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它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民族国家构建运动。

——胡适《纪念五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4年相对于1905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学生高喊着“大美国万岁!威尔逊大总统万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
思想是地球上最关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比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丈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20世纪初,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提出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目;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4)综合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