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7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从而有郑和下西洋之举……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两洲数十个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宾,向明王朝赠送珍贵礼物。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改革开放前的28年,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是向受援国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那时我们提供的贷款一般都是无息贷款;对外援助的方式一般为成套项目援助、技术援助、物资援助及现汇援助。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我国对外援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间为1%多一点。从1963年开始,比例逐年提高……1971—1975年,中国对外援助支出猛增,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5.88%……1973已升至7.2%,超出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

——张淑贞《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援助若干鲜为人知的史实》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活动为何难以持久。
(2)根据材料二推断“受援国”的主要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国际背景并简析其产生的影响。
9-10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开始对越南和朝鲜提供援助。毛泽东提出:“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中国对外援助国家扩展到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非洲期间提出了以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无偿援助、低息贷款为主。这些资金主要被受援国用于军事安全领域以及经济领域。1973 年中国援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达 6.9%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援外的对象和规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趋势;进入到 21 世纪以来,以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将其放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效益。优惠贷款成为中国援外新的方式,并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援助资金来源和方式也走向多样化。在 2004 年至 2009 年间,中国援外资金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 29. 4%,远超同时期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的增长水平。建国以来,中国对外援助历经数次改革,但始终坚持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

——摘编自刘方平《中国对外援助70 年:历史进程与未来展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50-7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变化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同欧洲航海家远航列表比较如下:

航海家郑和哥伦布达伽马
范围下“西洋”
到达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140514331492150414971498
次数741
人数2780010001500160
船数大号宝船63艘(共计百余艘)17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151.8米,宽61.6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120吨、100吨、50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近5年来,作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的伟大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积极成果。

——摘自人民日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唐朝主动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取材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事例?
(2)阅读材料二通过比较,指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壮举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影响?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贡献的人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