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60

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留下了深深的步痕。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

(1)就治理国家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以儒家、法家思想为例加以说明。

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2)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3)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澈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主张评价

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

17-18高二上·山东日照·期末
知识点:儒家明末清初思想家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材料二“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泽东思想与孔子学说有哪些契合点呢?……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理念和宗旨。……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孔子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要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接受教育。

——摘编自《贾陆英: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3)材料三中提及的毛泽东思想分别与孔子的哪些思想有契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留下了深深的步痕。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
就治理国家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以儒家、法家思想为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


(2)汉代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依据材料,说明董仲舒发展儒学的表现;并分析董仲舒的观点仍然属于儒家学说的原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


(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4)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