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5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清政府正式下达了更名立田的诏令。决定免除明代各省废藩(王)田产的变价做法,撤回为此而派出的部员,将未变价田交与该省督抚,并给予原种人耕种,改为民户,称为更名田,永为世业,照例征收银粮。对于无人承种的剩余土地,则招民开垦。康熙九年正月,又虑及更名田内有明代废藩自置地,且予民佃耕,他们在输粮之外又纳租银,为避免负担过重,决定免其纳租,与民田一例交粮。如果已有易价银征收于库者,准许抵交次年正赋。
——《中国历史记事》
材料二: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 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t.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于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就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 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1876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1)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各阶段“圈地”的特征;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更名田” 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材料三:“大跃进”期间,长沙农村又兴起了一场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8月26日,长沙县高塘人民公社成立,成为湖南省第一个人民公社。9月中旬,郊区农村率先实现公社化,成立岳麓、东风、万年红三个人民公社。到10月,长沙、望城、宁乡、浏阳四个县先后裁撤乡镇,建立人民公社共四十一个,完成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它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采取大兵团作战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并实行生活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幼儿园、敬老院。在农村公社化运动推动下,长沙城区也办起了人民公社。
——星辰资料库
(2)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农业经营方式变化;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两者对我们经济建设的启示
10-11高三·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知识点:“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十二月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顺治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顺治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圈入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占土地约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35万余项,一晌约15亩),“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妻李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农民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清初战事频繁,所受地亩并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康熙八年(1668年)五月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材料二圈地的现象很早就在英国发生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薄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速了圈地的进行,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项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英圈地运动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圈地运动与中国圈地运动的不同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代,封建土地关系主要包括地权分配关系和土地租佃关系两大内容。清初,在明末农民起义冲击下,土地占有关系有了较大调整,政府鼓励垦荒并将明朝宗藩田产作为“更名田”分给农民,大量农民获得土地成为自耕农,地权较为分散。康煕后期土地兼并日益普遍,到乾隆后期贵族地主倚恃特权扩大土地,一般地主也依靠权力积累土地,土地买卖使地主不断从小农那里获取田产,地权转移非常频繁,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佃农。地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地租有分租制和定租制两种:分租制只规定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分配比例;定租制则预先规定地租数额,分租制在到清代其比重已逐渐减少。清代货币地租也有所发展,分为钱租和折租两种。折租按实物地租折成货币地租交纳,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渡形态。钱租是预先交纳的押租,在清代主佃关系日益松弛的情况下,押租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

——摘——选自《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社会经济概况》

材料二 18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于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就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1876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摘——选自《16-19世纪历史发展中英国圈地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初年到乾隆后期地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到乾隆时期租佃关系发展的原因?简评17-18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19世纪英国农村土地使用权作出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怎样的新生产关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新关系在英国当时加快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代,封建立地关系主要包括地权分配关系和土地租佃关系两大内容。清初,在明末农民起义冲击下,土地占有关系有了较大调整,政府鼓励垦荒并将明朝宗藩田产作为“更名田”分给农民,大量农民获得土地成为自耕农,地权较为分散。康熙后期土地兼并日益普遍,到乾隆后期贵族地主倚恃特权扩大土地,一般地主也依靠权力积累土地,土地买卖使地主不断从小农那里获取田产,地权转移非常频繁,先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佃农。地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地租有分租制和定租制两种:分租制只规定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分配比例;定租制则预先规定地租数额,分和制在到清代其比重已逐渐减少。清代货币地租也有所发展,分为钱租和折租两种。折和按实物地租折成货币地租交的,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渡形态。钱租是预先交纳的种租,在清代主佃关系日益松弛的情况下,押租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

——摘选自《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社会经济概况》

材料二 18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货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于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就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项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1876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摘选自《16—19世纪历史发展中葵国圈地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初年到乾隆后期田产的变化过程和康熙到乾隆时期地租的具体形式。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19世纪英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调整被称为什么运动?根据材料简析这一运动在当时加快发展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