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7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领事可以介入中国海关事务,中国的海关主权便开始受到侵害。自1853年列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至1858年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开始落入外国侵略者之手;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总税务司后,设立总税务司署。制定的《海关募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规定:“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募请调派,其薪水……均由税务司作主。”华籍关员“亦委诸总税务司”,1869年公布了《中国海关管理章程》,并于1870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从而基本完成了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于949年10月25日。海关总暑先后接管了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26个海关;调整了各海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对旧海关工作人员的教育,以肃清帝国主义残留在海关中的势力和影响。新海关也不是过去那祥单纯是收税了,而是要依照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使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

——摘编自熊巍昱《近代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关制度建立的国内、国际背景,并对其作出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代中国海关制度相比较,现代中国海关制度的不同之处。
2018·河南南阳·三模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洋务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至民国邮政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1842英国率先在通商口岸开办邮局,此后列强群起仿效,称为“客邮”。它们实行本国邮政章程,粘贴本国邮票。不仅收寄中外间的邮件,也收寄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
1878由海关试办邮政,称寄信局。在各口岸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与民信局展开竞争。开始使用印有云龙图案的邮票,时称大龙邮票。
1897正式开办大清邮政,以北京总税务司署为邮政管理机关。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
1902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路。邮件量迅速增加,邮政业务从信函、包裹扩大到汇兑、新闻纸寄递等业务。分散经营的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日渐萎缩。
19131914北洋政府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中国加入万国邮会。
1919192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多次提出邮政为“主权所在”,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1928全国交通会议决定取缔全国民信局;全国邮政事务由南京邮政总局管理。
1935重庆“麻乡约”民信局完全停业。民间通信任务从此全部由邮政局承担。

——摘编自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

材料二   1949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主管全国邮政和电信工作。19501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除台湾省外全国建立了各级邮政机构。1953年以后,邮电部加强了邮电事业的建设,提高了业务和技术水平,如加强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邮政网的建设,建立邮电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1998年邮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实现了邮电分营。分营之后,邮政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部分并开始独立运营。邮电分营使邮政职工有了自我经营发展的意识,调动了积极性,有利于邮政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邮政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张毓书《中国邮政:一抹青绿牵万家通天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至民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邮政事业的主要因素并简析其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海关自主权丧失于鸦片战争之后,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乘公议定则例,英国商人进出口的货税,要由中英双方共同协定。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条约都减轻了商船的吨税,是对海关自主的另一种剥夺。此后《中英通章商程》规定:中国海关聘请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管理权被英国独揽。而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无力偿还巨额的赔款,被迫接受列强的无理要求,用海关权益作为抵押。至此,清政府已没有海关自主权的概念。

——摘编自史汶昕《试论近代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

材料二

194910月,新中国海关总署成立,标志着中国海关独立、关税自主的开始。19515月,中国实施了第一部真正独立自主制订的进出口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暂行实施条例》。按照政务院有关决定,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

——摘编自财政部关税司《波澜壮阔七十年关税见证伟大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功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