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28
材料一满蒙与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具有很深的特殊关系……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单纯地使用外交的和平手段,归根结底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之目的。
——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
材料二中华民国东北边防之一队,在沈阳西北侧北大营附近,炸破我南满铁路,驱其作
威,贸然袭击日本守备队。是彼开始敌对行动,甘为祸首。
——1931年9月20日《日本司令官布告》
材料三9月18日,北大营中国军队,将柳条湖之南满铁路之轨炸毁,我演习中之士兵
反击驱逐之……我接到报告,时间仓促,不能向东京请示发出必要命令,但在发令之前,
我军已施攻击,关东军旋即全部动员。
——本庄繁遗书
材料四据南满铁路木村理事:满铁公司闻柳条湖铁轨被炸,拟往修理,而为关东军所止。
综合各方面情况,此次事变当是日本军人所策划。
——《东京审判证件》第181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板垣征四郎认为“满蒙”与“帝国”之间有何特殊关系?他鼓吹用什么手段来解决满蒙问题?
⑵、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矛盾?这说明了什么?
⑶、据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9-10高一下·四川·期中
知识点:日军的滔天罪行日军的侵华暴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 0月15日布告


材料三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说词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四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
(4)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的态度与措施(或行动)。
(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三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词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四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