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中国古代君王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分封制度……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央、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张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用“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外交体制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爆发后,特别是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 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体制发生的变化并予以评价。
17-18高三上·四川成都·期中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新思想的萌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央、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张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用“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他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

——摘编自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是在列强强大的武力逼迫下被迫实行的。一个自视为“天朝上国”、拥有众多藩属国的泱泱大国,在遇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后,被迫放弃天朝尊严,俯就于西方现代化的大潮之中。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既是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制政体的转变,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形象的转变……国际社会也逐渐认可了中国的存在,如:1920年初,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有利形势,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顾维钧被推选为国际联盟理事会理事长,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面对的是共和国初建、美苏“冷战”激烈进行、新中国尚属孤立的复杂国际局面,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以及融入国际社会变得更加迫切,这是艰难局势造就的新中国外交使命……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使命变得更加明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定性了中国外交注重国内发展和促进国际和平的外交使命,21世纪前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对这一使命最好的实践。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民族复兴于是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使命。

——摘编自白卫东、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体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外交使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央、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张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用“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他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

——据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整理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体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三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变”与“不变”是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

——张清敏《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三个周期的起点,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外部因素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进行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策略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